近期,全国各地高温,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。近年来,接连发生大学生游泳溺水死亡事故,所以,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,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。

为有效预防溺水事故,同学们要牢固树立“珍爱生命,安全第一”的意识,在防溺水方面,要做到:▲不要独自外出游泳,更不要到不熟悉的环境或较危险的场所游泳。选择安全场所,对水下的情况进行了解。▲在熟悉水性的人群带领下游泳,且有救生员进行安全防护。▲要清楚自身身体状况,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。下水前要进行热身运动。水温太低可在岸边先适应水温。戴假牙者需要将假牙取出,预防假牙呛入到气管中。▲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,下水后不能逞能,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,更不能互相打闹,以免喝水和溺水。切勿酒后游泳。▲游泳过程中出现不适,如头晕、心慌、气促、心悸需及时上岸或进行呼救;▲游泳过程中出现抽筋,不要慌张,保持大脑清醒。进行蹬腿或跳跃动作,深吸一口气潜到水中,对抽筋的肌肉进行充分按摩、拉伸,使肌肉放松缓解,同时进行呼救。▲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,现场急救刻不容缓,心肺复苏最为重要。▲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。患有心脏病、高血压、肺结核、中耳炎、皮肤病、严重沙眼等以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。处在月经期的女同学也不宜游泳。▲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。选择正规游泳场馆游泳,尽量不要到江河、湖泊、塘堰等地方嬉戏与游泳。▲下水前要做准备活动。可以跑跑步、做做操,活动开身体,还应用少量冷水冲洗一下躯干和四肢,这样可以使身体尽快适应水温,避免出现头晕、心慌、抽筋现象。▲饱食或者饥饿时,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。▲溺水后要保持镇定,尽量将头后仰,口向上,口鼻露出水面后进行呼吸呼救。▲不可以把手上举胡乱打水,以免身体下沉;双手划动,观察施救者扔过来的救生物品,迅速靠上去。▲当施救者游到自己身边时,应配合施救者,仰卧水面,由施救者将自己拖拽到安全地带。▲溺水后保存体力,等待救援是最重要的。会游泳的人如肌肉疲劳、抽筋也应采取上述自救办法;及时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,但不要脱掉衣服,因为衣服能产生一定的浮力。▲发现有人溺水要马上拿出手机拨打120电话,打完电话迅速投入抢救中去,但要注意方法。▲施救者下水后不要从溺水者的正面靠近,应该从后面或侧面包抄施救,以仰泳的方法把溺水者带到安全处。▲救援时最好将溺水者向上托出水面的同时自己主动下沉,溺水者一旦呼吸到空气就不会拼命抓紧,此时施救者再伺机解脱完成救助。▲在救助过程中一定要使溺水者的头面部露出水面,保证其顺利呼吸,减轻溺水者的危机感和恐惧感,减少挣扎,使施救者节省体力,顺利地脱离险境。不能靠近水边伸手救人


也不能盲目地跳进水里救人